三國之暴君顏良

陷陣都尉

網遊小說

建安五年,四月。
白馬渡。
無數的飛鳥從棲的林間驚惶的飛起,雜亂驚鳴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13章 伊邪那岐

三國之暴君顏良 by 陷陣都尉

2025-2-21 22:13

  “陛下,莫非劉備那廝,竟是活著逃到了瀛州不成?”龐統問道。
  楚國上下,皆已把倭島視為必得之地,納為楚國又壹新州,故此時朝野之中,呼倭島為瀛州居多。
  顏良將那情報往龍案壹丟,冷笑道:“劉備不光活著逃至了瀛州,還裝神弄鬼,暗中奪了張飛的兵權。”
  眾人聽得此言,無不大感意外。
  要知道,瀛州乃是張飛壹手拿下,倭人更將其奉為天神下凡,對張飛尊崇萬分。
  劉備呢,無非是壹個落荒而逃的流亡者,除非張飛自覺把兵權相交,劉備又焉能奪之。
  驚奇之下,眾人紛紛將情報傳閱,看過後,方才恍然大悟。
  原來,劉備逃往瀛州後,受到張飛的隆重迎接,劉備便趁此時機,自稱是什麽創世父神伊邪那岐下凡,前來拯救倭人,免於西方楚國的略侵。
  那伊邪那岐乃是倭人傳說中的創世父神,就連張飛這個須佐之男,還有卑彌須這個天照大神,都是伊邪那岐所“生”。
  劉備借著張飛對他顯示出的尊敬,如此壹自稱,立時便令倭人相信,這個突然而來之人,就是他們的創世父神伊邪那岐下凡,對劉備的崇拜,迅速的超越了張飛。
  如此壹來,本為落魄投奔而來的劉備,搖身壹變,竟然變成了張飛的“老子”,更成了倭人的先祖神靈。
  劉備迅速建立了在倭人中的威信,張飛也不明就裏。對劉備毫無防範,將兵權拱手相讓,甘願繼續做劉備麾下的大將。為劉備做牛做馬。
  張飛這般壹相讓,那卑彌乎更加無法反對,當然也只能臣服於劉備這個莫名其妙而來的“天父”。
  於是,數月之間,劉備便奪取了倭島大權。
  “這個劉備,手段當真是狡猾之極,張飛辛苦打下的瀛州。給他裝神弄鬼壹番,就輕易的奪去了。”法正感嘆道。
  顏良卻冷哼壹聲:“劉備已臭名昭著,只有張飛這種愚忠之徒。才會上他的當,不是劉備狡猾,只能說是張飛沒腦子罷了。”
  眾臣紛紛點頭,贊同顏良的評價。
  這時。龐統道:“劉備禦人之能。勝張飛十倍,劉備拿下瀛州,威脅性比張飛勝十倍,若是給他喘息的機會,憑借著瀛州之地,百萬倭人,只怕將來會給大楚造成不小的麻煩。”
  龐統這話說到了顏良的心坎裏了。
  原本顏良認為,劉備就算逃到了瀛州。但以張飛對他的芥蒂,劉備最多也就淪落成壹個傀儡。
  只是顏良到底是低估了張飛的愚忠程度。竟會壹而再,再則三的被劉備欺騙,直到現在被忽悠到,連辛苦打下的家業,也拱手送給劉備。
  劉備的威脅,的確勝張飛十倍,絕不能給他過多的時間發展。
  “嗯,丞相言之有理,看來,朕東征瀛州的時間,要提前了。”顏良點頭道。
  顏良原想再發展幾年海軍,造出足夠海船,率數十萬大軍浮海東征,以碾壓之勢,壹舉蕩平倭島。
  如今看來,也只有憑現有的海軍,提前進攻瀛州。
  不過,就算是大楚現有的海軍,其強大程度,也足夠劉備喝壹壺的了。
  大楚三大海軍,主力海船的數量,已達到三百余艘,如果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運兵船,補給船,整個海軍的戰船數量,多達六百余艘之眾。
  六百余艘海船,足以壹次性的向瀛州投送五萬人左右的兵馬,這已經創造了海上運兵的最高紀錄。
  這五萬精兵,只要能成功登陸倭島,就在建立起堅固的灘頭陣地,大楚就能源源不斷的將更多的兵員,還有物資,由海路輸送往瀛州。
  憑借著壓倒性的軍事實力,即使提前發動浮海作戰,顏良也有絕對的信心,可以壹蕩夷平倭國。
  “傳朕旨意,命諸路海軍調往遼東,朕要提前東征倭國,就這麽定了!”顏良猛壹拍案,下達了決殺旨意。
  伐倭的旨意,正式下達,數天之內,整個大楚的海疆諸郡,統統都動員了起來。
  徐揚海軍,勃海海軍,兩大水軍的戰船,紛紛的開赴往遼州。
  而此時,甘寧統帥的遼東海軍,已經抵達了元山港。
  元山港位於韓半島的東海岸,距離倭島極近,是東征的最佳出發點。
  當初張飛偷襲樂浪之時,就是從元山城登陸。
  顏良滅高句麗後,遂發五萬高句麗人,日夜不停,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就建成了這座全新的海軍基地。
  除了海軍基地外,顏良還發十萬高句麗,修了壹條從樂浪郡繁華的西部朝陽壹線,穿越韓半島,經鏤方城直抵元山城的馳道。
  擁有了這條橫穿韓島的馳道,大楚的軍隊和物資,就可以經由環勃海馳道進入朝陽城,再由朝陽城運抵元山港。
  諸道水軍,浩浩蕩蕩的趕赴元山港,陸上的諸軍,也兵出幽州,向元山壹線集結,上千萬斛的糧草,也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。
  半月後,顏良留太子監國,親統大軍由鄴京而發,禦駕親征倭島。
  這壹次,顏良卻壹點都不著急,壹路悠悠閑閑的率軍前行,花了將近壹個月的時間,才來到元山港。
  如今大陸已平,攻取伐島誌在必得,顏良把這次出征,當作是壹次出外旅行,自然要盡享沿途風光,好好的欣賞他壹手打下來的大好河山。
  顏良此次出征,所率大軍多為精通水性的水軍,而諸軍主要將領,也不再是黃忠、張遼、趙雲和文醜這等縱橫大陸的陸將,而多為江東出身的水軍將領。
  呂蒙、甘寧、朱桓、淩統、蔣欽、潘璋,乃至老將黃蓋等盡數隨征。
  此外,原任陰州刺史的太史慈,也被顏良調往了元山,壹並隨禦駕出征。
  太史慈雖北人出征,但久居江南,精通水陸騎三兵種作戰,可謂大楚國中難得的全才,顏良出征倭島,光靠水軍當然是不夠的,似太史慈這樣旱地猛將,自也是最需要的。
  經過壹個月的集結,將近十萬海陸大軍,已盡集於元山港,大楚的遠征軍,隨時可以出發,遠征倭島瀛州。
  禦帳之中,眾文武齊集,顏良叫眾將各抒己見,說說征伐島之役的構想。
  大多數的將領們,都認為該當以主力海軍,由元山南下,直取瀛州本州島北部的門戶島根城,然後大軍由島根登陸日本,直攻瀛州治所大阪城。
  這島根城乃島根郡治所所在,位於本州北端,是張飛重點經營的壹處海港,當初張飛偷襲大陸,就是從此港出發。
  攻破了島根城,就可以順利的登陸本州島,直接進攻倭島核心大阪城,這個計劃看起來是不錯的。
  “多大軍雲集於元山,劉備定以為我軍會先取島根,必將重兵集結於島根,拼死防備,倘若陸上進攻,我們自然無所顧忌,但這壹次卻是海上登陸,我軍雖眾,卻未必能破港而入。”徐庶表明了與眾不同的想法。
  顏良微微點頭,深以為然。
  海上作戰的確與陸上作戰不同,陸上作戰,顏良可憑借絕對的兵力優勢,直接平堆過去。
  海上作戰都不同,兵馬再多也無用,靠的還是海船,敵軍則可用火攻等方式,憑借著堅固的海港要塞防守,壹旦稍有閃失,就可能全軍覆沒。
  曾經的歷史中,曹操號稱有八十萬大軍,卻為周瑜三萬兵馬,壹把火燒得幹幹凈凈,正是這個道理。
  在場諸將,多為精通海軍的宿將,聽徐庶這麽壹說,他們自然很快就領悟了其中利害。
  這時,呂蒙站了出來,指著地圖道:“陛下,以臣之見,我軍何不明攻島根,實取長崎,先奪了九州島,以為立足之地,然後再從西向東,攻取其余三島,如此穩紮穩打,那劉備焉能抵擋。”
  眾將的目光,壹下子從地圖上的本州島,轉移到了西面的九州島上。
  “此計雖妙,可以打劉備壹個出其不意,但若要打長崎,咱們直接從揚長發兵便可,路途還近壹些,轉運軍需也不必經過幾千裏的勃海道,又何苦大軍萬裏迢迢的在元山城集結呢?”淩統表示了質疑。
  “此番集結,卻有數百艘補給船,被留在了揚州,有這幾百艘船,從揚州運輸糧草極其便利,臣想,陛下恐怕早有此意吧。”呂蒙將目光望向了顏良。
  眾將的目光,也望向了顏良。
  顏良哈哈大笑起來,感嘆道:“知朕者,子明也,不錯,其實早在朕出征之前,就與丞相定下了這出聲東西擊之計,大軍集結於元山,只是蒙騙劉備,讓他以為朕要攻打島根,實際上,朕真正的意圖,卻是攻取長崎,就近從揚州獲得補給。”
  此刻也沒必要再隱瞞,顏良遂將自己的戰略,公布給了眾將。
  這壹刻,眾將方才恍然大悟,壹個個驚嘆於顏良的深謀遠慮,任誰都沒有料到,顏良如此聲勢浩大的壹場軍事集結,竟然是在施展壹出惑敵之計。
  眾將明白了顏良的戰略,皆是鬥誌昂揚起來,無不躍躍欲試。
  顏良大手壹指,昂然喝道:“計議已定,再沒什麽好商量的,傳朕旨意,明日大軍出船,給朕直取長崎,掃平倭島。”

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