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子風流

上山打老虎額

歷史軍事

 本是個平凡少年,意外得到光腦,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,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。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千五百零壹章 居心不良

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

2018-7-3 19:48

  唐伯虎隨口而出,葉春秋卻是覺得唐伯虎的這句話精準無比。
  像鄧健這樣的人,在人眼裏,確實是討厭,可是這個讓人討厭,唯恐避之不及的人,妳卻會發現,妳竟沒有道理指責他。
  最可笑的是,這天下人都在學聖人的大道理,每壹個人都希望有壹個恪守聖人標準的君子出現,而實際上,這個人真正出現,就如鄧健這般,可是大多數人卻都捏起了鼻子,恨不得將他壹腳踹去爪哇國。
  雖是對著鄧健感到有幾分同情,可是現在正是葉春秋喪父之痛之時,葉春秋並沒有太多的心思顧念其他,搖了搖頭,便回身要進府。
  葉春秋雖是頭戴著孝帽,身上穿著素縞,面上顯得有些疲倦,昨夜守靈,已是耗費了太多精力,可是卻壹直硬要自己打起精神,父親的死,令他脾氣有些糟糕,可是他絕不能讓父親的喪禮失了體面,父親生前是那麽壹個謹慎之人,甚至為了他去了遼東,才是有了今日的身死,他壹定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表現得懦弱吧!
  可是,只有葉春秋才知道,葉景與他那些年的相依為命,對他來說,這個父親的親情是誰也代替不了的,而現在,那個曾與自己相依為命之人不在了,葉春秋感覺,這世界像是壹下子失去了色彩。
  葉春秋挪著沈重的腳步往府裏去,只是走了幾步,門房卻是追了上來道:“公爺,李閣老的車駕到了。”
  李東陽來了?
  府裏的賓客,是有三六九等的,有的是府上下人來招待,有的得葉春秋的叔伯或是葉春秋的堂兄弟們負責款待,可有壹些人,卻非葉春秋親自迎接不可,就例如李東陽這樣的。
  葉春秋只好駐足,過不多時,便見李東陽穿著壹件樸素長衫,帶著幾個家人挑著壹筐錫箔、香燭、黃紙來,由人在側門領著進去了,劉東陽則走中門,葉春秋上前作揖:“李公……”
  李東陽壓壓手道:“哎,春秋,可是無恙吧?我來送壹送妳父親。”
  葉春秋道了謝,便領著李東陽至靈堂,李東陽便上前,摘了頭上的入京方巾,三跪九叩,凝視了牌位壹眼,唏噓不已的樣子。
  葉春秋在旁答謝,李東陽深看了壹眼葉春秋,又見葉春秋的兒子葉小海也是披麻戴孝,跪在葉春秋腳下,壹臉懵懂的樣子,便摸了摸葉小海的頭,才接著道:“春秋,可否移步,老夫有幾句話說。”
  葉春秋想了想,朝身後的葉東使了個眼色,葉東連忙抱著葉小海拜下,葉春秋方才與李東陽壹前壹後出了靈堂。
  到了書房,唐伯虎也率先回到了這裏,正在處理往來的文書,見了葉春秋和李東陽來,連忙向李東陽行了禮。
  李東陽和顏悅色地道:“早知鎮國公的府上藏著壹個才子,啊,妳不必回避,唐先生乃是鎮國公的親信之人,聽壹聽也無妨。”
  葉春秋請李東陽坐下,便道:“不知李公有何事見教?”
  “是這樣的。”李東陽皺著眉,道:“本來鎮國公喪父,老夫是不該來叨擾的,只是老夫聽聞了壹些事,特意來提個醒。”
  能讓李東陽親自來提醒,肯定不是小事,若是以往的葉春秋,只怕要警惕起來,可是現在,他實在沒有太多的精神,只是點了點頭,道:“還請見教。”
  李東陽正色道:“近來老夫在南京的壹個門生送了壹封急書來,說是有人聽聞鎮國公父喪,說鎮國公權柄過重,又說鎮國公雖有爵位在身,可畢竟是讀書人出身,聖人門下的子弟,父死居喪守制,乃是常理,希望鎮國公能夠為讀書人做壹做表率,回寧波守制三年,春秋啊,這些人真是居心叵測啊,妳乃國公,而今並非文臣,豈有居喪守制的道理?”
  這種事情,倒是應該謹慎處置的,只是葉春秋的連忙依舊沒有太多的反應。
  守制即為守孝,在這個時候,父母或祖父母去世,兒子和長孫需在家守孝二十七個月,期間不得婚嫁、應考、上任,現任的官員需離任,這個規矩,當然是針對讀書人的,葉春秋是公爵,沒有離任的可能,不過若是回鄉守制,就意味著三年與京師乃至於和鎮國府切斷聯系了,那麽這京師的事怎麽辦,鎮國府怎麽辦,關外的鎮遠國又當怎麽辦?
  這裏頭有太多變數了。
  顯然如李東陽所說的,這是有人居心不良!
  是想借此接收鎮國府嗎?葉春秋乃是鎮國府的主心骨,這自不必待言,壹旦去了寧波,山長水遠,等到三年之後,卻又不知是什麽光景了。
  盡孝本是人之常情和本能,可若是有人以言論為刀,逼迫葉春秋愚忠愚孝,借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,卻又是另外壹回事了。
  葉春秋只是微微皺眉道:“噢,多謝李公提醒。”
  壹旁的唐伯虎,頓時變得憂心起來,他深知此事關系重大,可想要反駁,卻是無從出口,因為孝乃大節,假若真有人借此來帶起輿論,還真沒有人敢為葉春秋辯護。
  劉東陽這時卻是道:“這事也不算是小事,不過請鎮國公放心吧,這件事,老夫已經嚴密關註,南京那邊的人,大多都是憤世嫉俗,有這樣的心思也不足為奇,妳自管放心,好生在此守靈,其余的事,老夫來為妳處置,總不會讓有心人借此滋事,誰若是敢惹是生非,老夫也絕不心慈手軟。”
  聽了李東陽的保證,壹旁的唐伯虎不禁松了口氣。鎮國公和李公不同,這鎮國公在鎮國府裏說壹不二,甚至宮裏的人,也對其有巨大影響,這是李公做不到的。
  可在這百官內部,鎮國公的分量就遠遠及不上李公了,李公既然決意維護,這件事自然就好辦了。
  葉春秋便道:“多謝李公美意。”
  李東陽頜首道:“那老夫便告辭了,汝父新喪,妳要保重身體啊。”
  葉春秋又再作揖,接著才親自將李東陽送了出去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