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子風流

上山打老虎額

歷史軍事

 本是個平凡少年,意外得到光腦,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,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。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千二百三十四章 立身之本

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

2018-7-3 19:47

  葉老太公的反應的確是出乎葉春秋的意料之外,可卻是令他心裏有著很大的觸動。
  葉春秋帶著心底的那股暖意,認真地又朝葉老太公行了壹禮,道:“孫兒謝過大父!”
  深深地看了葉老太公壹眼,葉春秋才又道:“孫兒現在要去鎮國府壹趟,好早些做壹些籌備,大父,孫兒先行告退了。”
  到了門房,外頭仙鶴車已是等著了,葉春秋這時突然想起了壹個人來,便問門子道:“唐先生人呢?”
  門子連忙機靈地道:“小人這就去叫。”
  過不多時,那唐伯虎便風風火火地趕來了。
  與前些天那落魄的模樣相比,今兒的唐伯虎顯出了幾分神采,臉上明顯帶著喜色。
  寧王伏誅,終於令唐伯虎心裏的壹塊大石落地,見了葉春秋,對這位鎮國公,心裏生出油然的欽佩之情,他真誠地行禮道:“鎮國公出塞,實在是令草民佩服。”
  “不必佩服了,也不用自稱小民。”葉春秋含笑著道:“這幾日,妳也會有恩旨,這壹次揭破寧王陰謀,妳唐伯虎也有壹份功勞,陛下仁厚,妳現在戴罪立功,此前朝廷對妳的懲罰,可能都要解除,妳從前那解元的功名,極有可能也要恢復了,這才是可喜可賀,唐解元,葉某人期待妳來年的會試,金榜題名。”
  “啊……”唐伯虎聽罷,面露狂喜之色。
  再說回唐伯虎的出身,他當初是南直隸的解元,是正兒八經的舉人功名,本身學業精深,若不是因為弊案,會試可以說是百分百能中的,退壹萬步,就算不中,他有舉人功名,也不再是草民和賤吏了,這輩子至少也是壹個唐老爺,衣食無憂。
  唐伯虎激動得竟哽咽起來:“我……我就像是在做夢壹樣,若是失態,還望公爺莫笑。”
  他揩拭著淚,衣襟竟是被淚水打濕了,又道:“若是朝廷真有恩旨,於我就是天大的恩德。”
  葉春秋很為唐伯虎高興,這幾日的相處,令他大會也了解了唐伯虎的秉性,這個人受過太多太多的磨難,上半輩子春風得意,卻因為壹個科舉弊案,完全改變了他的壹生,天下的辛酸苦辣,盡都在這十數年嘗遍,這是壹個矛盾體,壹個飽讀詩書的神通,滿腹經綸,偏偏,這些對他無用,可又無法拋棄這些,不甘心去屈從於命運,於是壹次次掙紮,只是越發地不如意。
  而今,唐伯虎總算是有了壹線希望,葉春秋也不禁為他欣慰。
  葉春秋已是擡腿上馬車,口裏邊道:“妳先在這裏住幾日,什麽時候有了恩旨,我送壹些盤纏妳,妳安心尋個地方落腳,好好備考吧,好了,走了啊。”
  唐伯虎還沈在那喜悅裏,喜得整個人壹時間像是渾渾噩噩的,竟是無所適從,葉春秋卻已登車,動身往鎮國府而去。
  鎮國府繁榮如昔,因為之前葉春秋就派人報了信,所以鎮國府頭頭臉臉的人都已經到齊了,為首壹個,自是孫琦,接著是王守仁,還有研究院的壹些頭臉人物。
  這裏其實沒有這麽多規矩,這也是葉春秋‘慣’出來的,畢竟在座的,有葉春秋的大舅哥,有自己的舅舅,難道還非要分出個上下尊卑?何況葉春秋本就是隨和的人,也不稀罕這壹套。
  大家各自在沙發上落座,葉春秋才道:“外間的傳言,想必妳們是已經得知了,我呀,是準備動身去塞外了,而且不只我要去,鎮國新軍也要去,王兄,妳那裏有什麽麻煩嗎?”
  王守仁道:“壹切聽鎮國公安排就是,鎮國新軍而今正在招募新丁,屆時,隨時可以陪同公爺北上,上下的官兵,並無怨言。”
  “這樣就好。”葉春秋笑了,接著道:“至於招商處,怕是也要有所準備,這壹次是大遷徙,壹些民用的工坊,自然是要留在這裏的,可是某些工坊,卻也得搬,這是個大工程,牽涉很廣,舅父這邊,也要及早做好壹些準備,鎮國府這兒要有工坊,青龍縣那兒也要有,這壹次,怕是連帶著匠人,就要帶去上萬人,這些人將來如何安置,他們肯不肯出關,這都需提前有所準備,鎮國新軍,我是不擔心的,唯獨這些匠人,卻是不同,畢竟不是什麽人都願意離了京,跑去那塞外去的,我們能做的,自然也不能強迫,不如就額外的貼補吧,願意出關的,薪俸都加壹倍,這個銀子,當然不能是鎮國府來出,就我來出,鎮國府出壹份薪,我葉家出壹份,總要讓人踏踏實實才好,除此之外,還要招募壹批泥瓦匠去,青龍那兒,怕是有許多需要建設的地方,銀子的事都不必擔心,我葉家這兒,早就準備好了。”
  說到銀子,葉春秋心裏有了壹份自信,雖然是就藩,雖然那兒是不毛之地,可是不管怎麽說,自己這些年,實在是存了壹筆豐厚的家底,還有自己苦心培養起來的鎮國新軍,有無數的匠人和研究人員,單單這些人,便是浩浩蕩蕩的數萬人。
  葉春秋自然不願強迫人去的,可是重薪之下,必有勇夫,何況自己這些年,在匠人們的心目中,他已有了巨大的聲望,自己真要出關,雖然那關外苦寒,也極不安全,可葉春秋依然深信會有許多人願意追隨自己。
  信任,本就是壹步步積攢的,葉春秋這些年,實在帶了太多人改變了命運,這既收獲了感激,也收獲了信任。這壹份信任,和葉家平時積攢的錢財,才是葉春秋在關外的立身之本。
  孫琦很認真地道:“工坊搬遷的事宜,招商局會制定出壹個計劃,哪些要搬,有些依舊留在此,或者,哪些工坊需在青龍另設新作坊,招商局會盡力寫出壹個章程,不過,大抵可搬的工坊將達三成左右,所需的匠人,也在壹萬三千人上下,再加上各種徒工和家眷,人數只怕不少,青龍那兒,不知糧食足夠不足夠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