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梟雄

高月

歷史軍事

 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,李世民、竇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、蕭銑、張須陀、李靖、蘇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卷十四 宛轉揚州花園裏 第十九章 心理之戰

天下梟雄 by 高月

2018-7-2 16:14

  “妳到底來做什麽?”宋金剛語氣十分嚴厲。
  宋五倫從懷中取出壹封信,放在桌上,“這是楊總管給三叔的壹封親筆信。”
  宋金剛久久盯住信,半晌,他拾起信,只見信皮上寫著,‘大隋豐州兵馬總管、楚國公楊元慶致義士宋公’。
  宋金剛取出壹把鋒利的匕首,小心翼翼從邊上把火漆割開,生怕毀壞了信封,他慢慢將信抽了出來,信的內容很簡單,希望他能勸說劉武周愛惜民眾,組織軍隊屯田,以求糧食自給。
  就這麽短短壹張紙,宋金剛眉頭皺成壹團,又問侄兒,“楊元慶還有什麽口信嗎?”
  “楊總管讓侄兒轉告,若三叔能取劉武周而代之,愛惜民眾,或許他和三叔有結盟的可能。”
  宋金剛冷笑壹聲,楊元慶居然用反間之計,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吧!
  宋金剛將信塞回信封,又問侄兒,“妳在豐州軍擔任什麽職務?”
  “回稟三叔,侄兒擔任校尉。”
  “不錯嘛!居然升到校尉,看樣子妳是不打算回來幫我了。”
  宋五倫搖搖頭,“侄兒覺得在豐州能博壹個前途,而且侄兒心裏有數,打完劉武周的軍隊,豐州軍肯定會擴大,那時侄兒至少能升為鷹擊郎將。”
  宋金剛心中很喪氣,連族侄都不肯來幫自己,可見劉武周造反不被看好,其實他當初是覺得劉武周有突厥全力支持,能夠做大,才趕來投奔,不料突厥人竟被豐州擊敗,壹蹶不振,使劉武周失去靠山和援助,現在連太原城也打不下來,軍糧不繼,日漸衰敗,令宋金剛也有點失去信心了。
  宋金剛嘆了口氣,也不再勉強侄兒,“好吧!妳替我轉告楊元慶,他好意我心領了,但他好意以外的東西,我不會接受,讓他不要癡心妄想。”
  “侄兒明白了,告辭!”
  宋五倫深施壹禮,退了出去,宋金剛命親兵把他送出營,宋五倫壹邊走,壹邊向兩邊張望,見兩邊不少士兵都在望著他,宋五倫便笑著問親兵,“妳們當兵壹個月有多少軍餉?”
  “別做夢了,能有口飯吃便不錯了,還談什麽軍餉。”
  “我們豐州軍的軍餉很高,像我壹個月能拿到二十吊錢,糧食有壹石米,若吃不了可以給家人,若進入戰爭,壹個月就能拿到四十吊錢,都是上好銅錢,養家人足足有余了。”
  宋五倫的聲音很高,不知不覺隨夜風傳遠了,很多士兵都聽到了,豐州軍壹個月能拿到二十吊錢,壹石米。
  ……
  宋金剛自然聽不到他侄兒的自我誇耀,他背著手在大營內來回踱步,心中還在想著楊元慶的那句話,‘如果他能取劉武周而代之……’
  宋金剛也並非善類,當初他投靠漫天王王拔須時,就是想取王拔須而代之,只是當時出任幽州總管的楊元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,直接剿滅了王拔須,他後來想自立造反,卻被魏刀兒搶先,他只能來投靠劉武周,宋金剛的想法是等劉武周做大後,他可以從劉武周手上分出去自立。
  可眼下的局勢使他的希望破滅,楊元慶強勢進入太原以北,劉武周就像秋後的螞蚱,沒有幾天蹦跶了,他宋金剛又該何去何從?
  其實宋金剛和劉武周也有很深的矛盾,劉武周是以搶掠維持軍隊和政權,而宋金剛則主張以民養軍,不可竭澤而漁,最後把自己逼到絕路,這也是經過幾年造反後,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,凡事以掠奪為生的叛軍幾乎都銷聲匿跡了,而存活壯大的勢力都是以民養軍,比如竇建德、瓦崗軍、李淵、蕭銑、杜伏威,這些都是以民養軍得以壯大。
  宋金剛不止壹次勸過劉武周,但雙方都是不歡而散,也由此有了分歧和矛盾,只是沒有危機出現時雙方的矛盾都掩飾的比較好,現在危機出現了,矛盾和分歧開始掩飾不住,宋金剛便生出了異心。
  ……
  劉武周的大軍已經占據了榆林城,但劉武周並沒有繼續追趕,他也知道這極可能是楊元慶的誘兵之計,他知道自己若不追趕,楊元慶很可能會調過頭來和自己決戰。
  此時的榆林城已是壹座空城,沒有壹個居民,劉武周命令自己的五萬禦林軍進駐城內,隨軍攜帶的糧食和各種物資也放進城內,就在這時,劉武周卻得到壹個意外的情報,榆林城的壹座糧倉內還有壹部分糧食沒有搬走。
  這個情報令劉武周大喜過望,他立刻趕到了糧倉視察。
  榆林城是豐州軍囤積物資的後勤重地,修建有十座倉庫,位於城池西北,緊靠壹條連通黃河的運河,這是豐州所有城池的共同特點,倉庫肯定是靠河邊,便於運輸,豐州充分利用黃河,內河運輸極為發達。
  榆林城的十座倉庫位於城內,有水門將城內外運河隔斷,另外在十座倉庫修建有高高的倉墻和崗哨塔,使倉庫變成了城中之城,是整個城內戒備最森嚴之處。
  楊元慶在撤走的同時,將倉庫內的糧食物資也壹並運走,或許是撤走得比較倉促的緣故,其中壹座糧倉內還留下了部分糧食。
  劉武周匆匆趕到了倉城,倉城四周站滿了士兵,足有數千人之多,戒備極為嚴密,這座倉城也被劉武周臨時用作存放糧食和物資之處。
  他被手下大將領到了壹座倉庫前,倉庫內燈火通明,兩邊站滿了士兵們。
  劉武周走進這座空曠的倉庫,只見倉庫極為寬敞,至少能存放五萬石糧食,大部分地方都空空蕩蕩,但在東北角卻整齊地碼放著數千袋糧食,劉武周走上前拍了拍糧包,糧包很實在,從幾個破洞中看出裏面都是麥子。
  他點點頭,問旁邊的軍官,“有多少糧食?”
  “我們盤點過,這些糧食都差不多壹袋壹石,壹共五千兩百袋,那就是五千兩百石。”
  劉武周得意地對士兵們道:“這是楊元慶不好意思,留給我們的禮物。”
  眾士兵們都大笑起來,劉武周便立刻吩咐眾人:“把我們的糧食也全部搬進來,要看好倉庫,任何異常的人靠近,格殺無論!”
  眾士兵轟然答應,紛紛跑去搬運糧食,這時,壹名侍衛小跑而至,在劉武周耳邊低語幾句,劉武周臉色大變,急問:“人在哪裏?”
  “已帶到行宮!”
  劉武周已顧不上糧食了,立刻走出倉庫,翻身上馬向自己的行宮奔去。
  劉武周的行宮就是榆林縣衙,是榆林縣內最好的壹棟建築,劉武周壹路疾奔,片刻便奔至縣衙,不等戰馬停穩他便跳了下去,向臺階上奔去,今天剛剛紮下大營不久,軍中便流傳壹個說法,說宋金剛要脫離定楊國而南下自立。
  這個說法傳得沸沸揚揚,軍心動搖,劉武周也聽到了,令他心中極為不舒服,因為這很可能是真的,宋金剛不止壹次勸他南下,他卻不肯聽。
  劉武周大步走進房間,房間裏壹名士兵跪下,“參見陛下!”
  劉武周坐下來便問道:“宋金剛真和楊元慶暗中聯系?”
  這名士兵是宋金剛的親衛,但不是他的二十名貼身親衛之壹,而只是壹名外圍親衛,他被劉武周收買,替劉武周專門監視宋金剛。
  親衛立刻點頭道:“就在今天傍晚,宋金剛密會壹名來訪者,卑職打聽到,此人是宋金剛之侄,是豐州軍的壹名校尉。”
  “妳能確定嗎?”
  “卑職能確定,那名校尉後來給弟兄們炫耀他在豐州軍的收入,很多人都聽到了。”
  劉武周呆楞了半晌,又問:“他們在營帳內呆了多久?”
  “約半個時辰,他的侄兒離去時很興奮。”
  ‘砰!’地壹聲巨響,劉武周狠狠壹拳砸在桌子上,他眼睛裏射出壹種野獸般的兇光,咬牙切齒道:“奸賊竟敢背叛我,我非殺了他不可。”
  ……
  就在劉武周大軍北上後第三天,善陽縣內謠言四起:
  ‘劉武周軍隊已經被豐州三十萬大軍圍困,全軍覆滅在即。’
  ‘豐州軍已派出五十支隊伍去馬邑郡和雁門郡各地盤點無主田宅,無主田宅將全部沒收為官有,作為戰利品獎賞立功士兵。’
  ……
  這些謠言在善陽縣內傳得沸沸揚揚,煞有其事,三人成虎,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是真的,城內被強迫遷來善陽縣的民眾開始擔憂自己的家園和土地,士兵們極度厭戰,誰都知道劉武周覆滅在即,沒有人再想為劉武周賣命。
  謠言越傳越厲害,不斷出現騷動,人們紛紛逃離縣城,趕回自己的家中,士兵們藏匿武器,成為逃兵。
  盡管守將劉子苗下嚴令關閉城門,但還是有士兵私自打開城門放民眾和逃兵出城,謠言引發的逃亡風潮越演越烈,短短兩天時間,城內的軍民便有壹半逃亡,而壹萬守軍在短短的兩天也只剩下四千人。
  在第三天上午,善陽縣城外出現了壹支軍隊,隊伍整齊,長矛如林,盔甲鮮明,赤色大隋旗幟在風中飄舞,在壹面大旗上,赤色的旗面印著壹只黑色的蒼鷹,展翅欲飛。
  這支軍隊足有壹萬人,由大將秦瓊和楊巍率領,軍隊並沒有攻城,他們不斷向城頭施壓,鼓勵士兵放下武器投降,越來越多的士兵丟下武器逃進城內,城上的守軍越來越稀薄,這支豐州隋軍在城外站立不到壹個時辰,守將劉子苗終於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,開城門投降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