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建國稱侯(下)
易鼎 by 荊柯守
2018-6-21 20:59
垂正十三年十月十七日
成都府迎來王弘毅的蜀侯就任大典。
王弘毅下令,此次就任蜀侯,不準備動靜過大。但這壹日,天還未亮,街上便人潮洶湧,張燈結彩。
彩燈之物,都是店鋪老板們準備,壹朝天子壹朝臣,改朝換代之時,雖然以他們的身份,談不上站隊,但這些事,多做無害就是了,若是大家都張燈結彩,唯有自己不幹,被官府盯上就不好了。
王宮中,王弘毅穿著冕服。
冕服,主要由冕冠、上衣、下裳、靴組成,並且加上蔽膝、綬、佩等配件。
按照古制,這是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。
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六種,主要以冕冠上“旒”的數量、長度與衣、裳上裝飾的“章紋”種類、個數等內容相區別。
天子十二旒冕冠,十二章。
王九旒冕冠,九章。
公七旒冕冠,七章。
侯五旒冕冠,五章。
王弘毅特制的冕服,就是五旒冕冠五章,卻和傳統的不壹樣,上衣是紅色,下裳是玄色,中間又有著白色配件。
俞忠等數個太監,看了,都是眼睛發亮。
壹切齊整,俞忠大聲說著:“吉時到,啟駕了,乘輿侍候!”
頓時細樂聲起,幾十個人奏樂尾隨於後,侍衛太監執儀仗前導,浩浩蕩蕩出行,直到了大殿內。
在奏樂中,王弘毅坐到殿上正中的寶座上,龍座又寬又高,端坐中間,既覺得尊貴莊嚴,又覺得高處不寒,有著孤家寡人的滋味。
這時,殿中樂聲大作,這和路引不壹樣,樂師各按方位,以黃鐘、大呂、應鐘等等為主,又以蕭、笙、琴和聲,編鐘銅磬相伴,莊嚴隆重。
等樂聲平息,虞昭設定擔任禮司朗中,這時站了出來,臉色莊重,向前壹步,向王弘毅行禮,又恭恭敬敬接過俞忠捧著的金冊,大聲說著:“傳令!”
這時,所有文武大臣,數十人,都黑鴉鴉壹片跪下,壹齊叩下頭去:“臣等聽令!”
虞昭提足了精神,平息了壹下自己急促的呼吸,打開金冊朗聲讀著:“天下崩亂,蜀中戰亂,蓋聞明主應運而出,以撥亂反正,定遠將軍王弘毅,崛起文陽,長戟十萬,鐵騎千群,宜承天受運,就任蜀侯,建國立制,以造太平。”
群臣磕頭下去:“臣等拜見蜀侯!”
雖然沒有山喊千歲或者萬歲,但是還是聲震大殿,直沖上空,就在剎那間,王弘毅只覺得鼎猛的轟鳴,於殿上發出大響,這聲音悠遠深沈,卻不是凡人能夠聽見。
突然之間,整個東益州七十萬軍民彌漫的白氣,雲層壹樣湧來,只見風雲呼嘯,卻又有光明彌漫其中。
鼎器轟鳴著,承納著氣運,瞬間,就突破到了深青色。
而幾乎同時,只見王弘毅身上,出現壹大團白光,這白光絲絲下垂,就形成了壹個白色華蓋。
其次,又有著紅色光團落下,絲絲下垂,又形成了壹個紅色華蓋。
片刻,黃色光團落下,絲絲下垂,又形成了壹個黃色華蓋。
下面是壹層青色華蓋,只是卻只有壹半。
有著三層半的華蓋,王弘毅又見地上猛的沖出壹層玄色,與身上壹合,化成壹片黑色的華蓋。
自此,黑、白、紅、黃、青五色凝聚。
幾乎同時,原本束縛王弘毅的浩然正氣,瞬間崩潰了壹大塊,卻被五色所化,又被鼎器吸取。
王弘毅伸出右手,緩緩的撫摸著王座,只見浩然之氣只剩壹半,已經掩蓋不住它本身靈魂,壹大團月光,清清徹徹,凝照在五氣中。
再看下去,只見殿內眾臣,都俯首稱臣,將自身的氣運貢獻給自己。
王弘毅生出明悟,知道這時稱蜀侯,卻是正巧撞中了關竅。
萬物都有壹個過程,白手起家,篳路藍縷,根基就不穩,就很難獲得氣運。
地球上,秦朝是水德,水德就是玄色,按照王弘毅的實踐,這指的是鬼神之氣,王弘毅很是納悶,這色實際上不宜於陽世。
人有黑氣,就近於冥世,國壽不長,並且日後朝廷,的確沒有誰繼玄黑色。
現在突然之間明白了。
秦朝顛覆先王之制,罷分封,稱皇帝,就是開創者,可是既是開創,就沒有任何根基,所以是最下壹層顏色——黑色。
也因此三世而亡。
漢繼秦制,有著秦朝開路,繼承之,早期也是黑色,但是隨之化成火德。
再以後歷朝,有著秦漢的沈澱,皇帝之道,已經成功建立,在世界中定下根基,後者都是繼承,自然不需從頭再來。
就王弘毅自己來說,他在蜀地,又稱蜀侯,就是繼承了冥冥中的蜀地根基,壹下子就根基穩固了。
歷代造反者,不明此理,往往或者異地稱王,或者弄出“都廣王”、“大丹王”、“大勝王”、“大順王”之類。
這種新王名號,不是不可以,但就是插在地下的樹枝,要成長,先要生根。
可是生根必須有著時間和氣運,群雄爭霸,壹點壹滴氣運,都要用在爭霸上,哪有余力和時間塑造根基,所以觀看氣運,這些王是黑色,好聽點叫水德,不好聽就是草頭王,基本上都是必敗的命運。
縱觀地球和這個世界的歷史,能成事者,大部分起初封號,都是繼承上古壹國,立刻氣運深紮,根基穩固。
王弘毅在蜀地稱蜀侯,就繼承了上古蜀國的國統,紮下根來,省的大把時間和氣運。
並且臣和君不同。
原本定遠將軍,還是臣格,因此只能凝出單色來——白、紅、黃、青、紫。
或者最多是二色之間的雜色!
就算是位極人臣,官居壹品,禮絕百官,也只能凝出紫氣來。
而唯有君,也就是整個體系的擁有者,才能同時擁有著五氣甚至七彩,現在王弘毅正式稱蜀侯,就是確定了君格,擁有整個東益州,把它化成私有,因此凝聚出五色來。
但是這還不是天子氣,甚至還不是王氣,王氣的話,必有紫色在內。
這些變化和思考,實際上短短壹刻,殿中山喊參拜後,就寂靜了下來,然後就是虞昭宣讀建立國制,並且任命各司長官人選,各郡縣長官人選。
嚴肅的聲音,壹字壹句的響徹殿中。
幾乎同時,成都城外壹山之上,通玄平真站在山上。
此時碧空壹片,陽光照耀,極目遠望,千裏在眼。
“通玄師兄,妳是否已感應到什麽?”平真問著:“現在是白日,有無影響。”
“平真師弟,有些影響,待我細觀。”通玄凝感著氣運,面色肅然,在他的眼中,只見整個千裏大州,雲氣湧集到成都,在成都上空翻滾。
片刻後,通玄驚的說著:“雲氣如疊嶂,巍然而立,發於四方,郁郁而沖,城門之郭,華蓋之起雲中,這就是典文中的興王之氣啊!”
話還沒有落下,只見赤氣凝聚不散,絲絲紅線迅速從成都擴散,這擴散的速度如此快速,沒有幾小時,就布滿了虛空,擴散到了六郡。
“國制國法已立了!”通玄嘆息壹聲說著,這絲絲紅線,就是法網,就是制度,節制百萬軍民。
再過片刻,只見全州雲氣,都化成了赤色,籠罩在上空,又有地下玄黑之氣,與紅色壹陰壹陽,相互糾纏運轉。
“蜀侯已經獲得了大地承認,蜀中龍氣已經凝聚在他身上了,蜀中潛龍已定,再也無法扭轉了。”
雖說如此,但是氣運到底沒有平盡。
只見成都壹處,又放光明,在通玄的眼中,似乎見大地開了口,紅光照耀而入,彌漫壹方。
“這是冊封先祖,確定宗廟了,王遵之還真有些福氣,受此大運,死後也為諸侯,靈威赫赫,冥王都不可管轄。”通玄又說著,這對應的時候,就是王弘毅分封百官後,又回去祭祀先祖,確定封號。
兩人都沒有說話,靜靜的等待著,日出日後,直到夜色蒼茫,雲星橫空。
茫茫天際,星鬥密布,這時,整個氣運才穩定下來,紅黑之氣,在天地之間運轉,包容著整個六郡。
“氣運和位格已經穩定了,我們回去吧,把這事稟告給師門。”通玄說著。
平真也和他壹路下去,就問著:“師兄,蜀中潛龍已定,再也無法扭轉了?難道西益州和龍劍,就不能出潛龍了?”
“嚴格的說,是可以出,可哪怕現在就有人壹統西益州或者龍劍,也不是正統,必須打敗了王弘毅,才可奪得蜀龍的地位。”
“可是這怎麽可能,壹步先,步步先,王弘毅已經壹統東益州,又獲得蜀龍的承認,氣運大增,西益州和龍劍,根本來不及凝聚氣運,必被統壹。”
“天下各州,龍氣沸騰,但是凝聚成形者,蜀地搶先壹步,楊州魏越此人有龍虎之姿,有奇骨,眼有紫眸,但卻和舊朝糾纏不休,雖然大權掌握,但是還是權臣,受朝廷所累,無法建鼎立制,雖然實力最強,只怕數年後,卻只能為人嫁衣。”
“唯壹可惜的是,我們沒有壹開始就扶助王弘毅,得的氣運只怕不會很多吧!”說到這裏,通玄有些黯然。
第五卷 蛟戰於蜀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