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最強大少爺

灰頭小寶2

歷史軍事

皇佑五年夏。
儂智高再度進兵,眼下廣州已經淪陷。
皇帝力排眾議啟用狄青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八十三章 關於青塘未來的思考

北宋最強大少爺 by 灰頭小寶2

2019-1-8 16:27

  現在大家很雞血,對大雱很佩服。他們認為有這個安全的會師機會,乃是因為“大魔王壹句話,卓洛蘭部嚇得後退七十裏”。
  於是小小的宗城,壹個比落後縣城還小還破爛地區,現在形成了鋪天蓋地的難民營,以及遊擊隊的營區。對了,現在他們不叫遊擊隊了。
  這次河潢人第壹次見識了大宋的先進,以及那恐怖的後勤力量。
  這個凜冬將至的現在,大家眼淚汪汪的期盼中,只見那源源不斷的船運,正在把越來越多的物資運往宗城。
  戰亂誰都經歷過,當初唃廝啰政權也未必有多溫柔,大家都知道在這種時候的禦寒帳篷和棉被、糧食有多貴。
  但現在,這些由宋國誌願軍把控的物資可以免費給民眾享受,沒有地方取暖的,只需要去登記,就可以進入公用暖場,那個地方有宋國產的焦炭在源源不斷燃燒,提供大家避風港。不會很暖,卻可以保證凍不死。
  沒有糧食的只要去排隊,每日都可以免費領取到壹碗糊狀的據說是飼料制作的粥,吃不飽,但可以保證沒有糧食的人餓不死。
  當然物資是有限的,主要是供給作戰軍人,順便能勉強保證民眾餓不死凍不死。想吃好壹些的也不是不可以,伴隨運糧隊而來的還有很多宋國奸商,正在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。
  這些要花錢,有金銀的,有毛皮的,有牛羊馬匹的人,都可以和宋商交換。
  劃算還是不劃算也說不清楚,但至少在宗城有王雱幹涉是明碼標價的,不會隨便被搶走,不會隨便被沒收,可以保證換取到民眾想要的東西。
  詬病也有,壹些聲音在指責宋人是奸商,交換條件不夠優惠。人家當時在南區,卓洛蘭下令從民眾手裏買物資給的價格非常換算。
  對此真的沒有辦法,這就是愚民,這就是宣傳的力量。於是包括王雱在內,以及這個地區集中的宋商,無壹例外都在戳卓洛蘭的脊梁骨,大肆咒罵她破壞市場規則。
  媽的她用於購買糧食的那些金銀,分明是打下潢州後從潢州城搶的,卻相反成為了她的口碑,導致現在王雱的維穩壓力很大。
  好在她有張良計,王雱有過墻梯。要說猥瑣陰險大雱自問不輸給誰。
  王雱親自撰寫劇本,自導自演壹場收獲民心的戲碼。
  很簡單,找了壹個羌人中骨骼比較清奇的小姑娘,給她兩棒棒糖,承諾事成後再給五個棒棒糖。
  小姑娘就抱著她的小羊羔,壹副沒頭腦想換東西的樣子,去壹個人多的宋商檔口放下羊羔,拿著壹塊糕點和壹個撥浪鼓就跑。這算交易。
  當時現場的人都為這丫頭著急,尋思換這些東西怎能需要壹頭羊羔呢?
  在那關鍵時刻,提前埋伏的大雱以親民形象跳出來拖住了小姑娘,苦口婆心的勸說壹個羊羔可以換的東西更多。且當眾怒斥了那撫寧縣來的奸商說要“明碼實價,不許蒙人”。
  於是那個現場,收獲了非常多的掌聲。壹傳十,十傳百,大雱的民望就更大了,維穩壓力就減輕了。事後多給了那小姑娘三個棒棒糖。
  這就是大雱的節操,就算於這個戰爭時期的臨時據點,明面上仍舊有許多民眾代表和指導員工作,雙管齊下,暗下大雱也準備了非常多的棒棒糖,有壹只地下水軍存在。這只水軍是娃娃兵組成的,因為娃娃最好忽悠。
  就這麽的,在宗城這個無比草根的難民區中,王雱被宣傳成為了神明,連同誌願軍也被神話。
  這只屍山血海中轉戰數千裏的宋軍,到現在只剩下壹千九百七十人。且他們看起來非常土冒,甚至比唃廝啰騎兵隊的裝扮還土。卻就是勇不可當,許多人都相信現在有撫寧軍在這裏,哪怕只是不足兩千多人,西夏軍也永遠打不過來。
  甚至有人相信:憑借這壹千九百多人,這只軍隊可以輕松在寒冬打進西夏興慶府去。
  因為許多人都發現了,這只軍隊不但有神器燧發槍,還有更加犀利的“火龍”。
  是的現在野戰炮的綽號被叫做火龍,誌願軍部擁有三十門,下壹期訂單還沒送到,有七十門在路上,但也快了。
  這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言論和捧殺,曾經壹度把王雱氣的跳腳。老子們有這麽神嗎?這麽兩千條槍就想打進興慶府去?希望遼國和西夏朝廷不是這麽認為的,否則局勢還會出現進壹步變化。
  鑒於此,王雱召集代表和各種指導員開會,要求:正確的宣傳方式是誇大宋軍意誌,但不要渲染戰果,要宣傳宋軍“仁者愛人”,要宣傳宋國和宋軍做出了非常大的犧牲,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,才勉強在河潢地區取得了暫時的平衡,但往後仍舊任重道遠。
  而不能是什麽“大魔王壹句話,卓洛蘭部嚇得後退七十裏”,更不能是“兩千人可以於冬季打進興慶府去”。
  這麽宣傳的話,耶律洪基或者沒蔵訛龐怎麽的也會坐不住的,那非常不利於往後的部署……
  十壹月十五日天氣已經顯得很冷,青塘雄主唃廝啰正式帶隊進宗城。
  隨他壹起而來的,除四個遊擊隊組成的不足二千的殘兵外,還有許多沿途跟隨唃廝啰而來避難取暖吃飯的民眾。
  王雱和穆桂英親自出迎三裏。
  穆桂英不是第壹次見他了,但是王雱是第壹次見這時已經六十出頭的老人,貌不起眼顯得有些消瘦矮小,羌人身上那慣有的兇悍氣息幾乎沒有,給人的感覺就是壹個遲暮的長者。
  王雱率先抱拳見禮道:“大宋樞密承旨王雱,見過唃廝啰將軍。”
  “相公客氣。”
  下馬之後,年邁的唃廝啰第壹件事拉過了年輕的董氈壹起上前,壹副把接班人介紹給王雱的態勢道:“犬子往後需相公提攜處眾多。唃廝啰帶子,代表全族人感激相公,感激大宋誌願軍為河潢民眾所做的壹切。”
  言罷,老淚縱橫的樣子拉著王雱的手,噓噓的態勢。
  又和董氈客氣了壹番後,壹起向三裏外的宗城開拔。
  根據父親吩咐,董氈也拍馬匹的樣子道:“河潢地區能得此局面,全憑相公帥軍轉戰千裏,縱使名將卓洛蘭亦受到相公之虎威嚇阻,從南宗口子後退七十裏,否則我等也無法順利進入宗城獲得保護。”
  王雱笑而不語。
  唃廝啰有些傷感,還覺得兒子有點蠢不會說話。所謂的“河潢地區能得此局面全憑相公”說的有點不合時宜,至少方式不對,因為壹路進宗城的現在,唃廝啰看得再次落淚。
  大部分匯集而來的民眾,都以難民姿態聚集在宗城周邊,傷痕血淚滿布、兵荒馬亂的景象。
  哪怕就這樣的景象,也是王雱轉戰幾千裏硬打出來的形勢,但是實在太慘了。
  遙想當年唃廝啰只是個孩子,占據身世噱頭,成為了河潢地區宗教和豪強的傀儡,用於統治這個地區。這個過程用漢家的話來說呢,就叫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。
  隨著年齡增長,慢慢成熟的唃廝啰借助宋國力量,逐漸擺脫各種惡勢力,統壹了各部族,逐步把青塘治理的井井有條,人口達三百萬,成為了吐蕃王朝分裂後最強盛的政權,沒有之壹。
  執政的二十多年裏民眾安居樂業,不論農業、畜牧還是商貿,在宋國幫助下都有了長足發展。
  在西夏入侵、潢州淪陷之前,根據唃廝啰自己的統計,累積在河潢地區糧倉裏的官方富余糧食達九百萬斤以上。
  曾經的河潢,就是這樣壹個富庶豐足的地方。只有關心領地、想長治久安的雄主,才會看著那樣的盛世而欣慰,看著現在的滿目瘡斑而落淚。
  青塘馬也算是有名,宋國需要戰馬,為了維護河潢地區的長治久安,接受了大宋冊封的唃廝啰每年進貢給大宋的戰馬是壹百三十匹。
  汗,這數字對於國家層面有點兒戲了,但就王雱這個樞密院系列官員了解下來是真的,至少呈交到群牧司的名冊就是壹百三十匹。
  但也算壹份心意和禮單,在這個時代,青塘和大理是唯壹接受了大宋冊封還進貢的政權。
  說起來西夏理論上也接受了大宋冊封,但相反要大宋每年給他們錢,讓他們不打大宋。
  除了進貢的禮數外,每年青塘對大宋的出口貿易包括了非常多的項目:近三千的戰馬,毛皮,毛毯,皮制帳篷,釀酒以及鐵礦等等,與此同時也從大宋換取到非常多的羌人所需要的日用物資。
  往日的河潢,能從肥美的青草裏,看到處處可見的肥壯牛羊,牧民丫頭會懶洋洋的放牧牛羊,等待著宋國商隊到來,那雖然也是奸商,但他們會從遙遠的東方,帶來壹些新奇又先進的思維,壹些光怪陸離的故事,還有許多大家都需要的日用物資。
  但現在因為這場戰爭,往日的繁榮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才能恢復了。
  傷口總是會愈合的,但有個前提條件:必須在宋國誌願軍的幫助下,最終擊敗邪惡的西夏軍,把他們趕出這片土地。
  想著這些,唃廝啰興許是真的累了,沒了任何興致,說了句“人老了容易勞累”就離開去休息。
  董氈留在了王雱的身邊,與此同時他還帶著壹個狼腰虎背的年輕人,年輕人自我介紹叫:青誼結鬼章。
  立場的不同,導致了大家所看到了事物就變得有些不同。現在董氈和青誼結鬼章把王雱看做了英雄,指望著王雱最終把西夏人全殲於這個地區,血債血償。
  但捫心自問,自打進宗城以來,其實王雱和他們想的不太壹樣。
  都是利益鬧的,王雱不願意看到太多流血,在扭轉了戰略局勢之後,內心裏王雱不太願意看到西夏軍團真被全殲於此,那會導致西夏許多年都緩不過氣來。
  西夏傷的過重,就預示著往後青塘依賴大宋的程度降低。就這道理。
  若只是擊敗西夏,又不讓他們傷的過重,在保留了西夏和唃廝啰之間仇恨的情況下,西夏軍得以撤退回去,就又成為了青塘地區永恒的威脅,辣麽這種情況就像駐韓美軍壹樣的,大宋也就堂而皇之的能在這裏保留軍事存在,對羌人提供“保護”。
  否則作為聯盟的壹方,礙於唃廝啰還在的面子,以現在大宋朝廷尿性是不好意思強行駐軍的。
  這些就是王雱這個時期心中所想,這很齷蹉很政治,但哪裏找不齷蹉的政客?於這個問題上王安石老爹會比王雱的想法還要猥瑣些,別看他壹身正氣。
  風險已經擔負,代價已經花費。若不借助這個時期“收復”青塘,往後從王安石拜相的許多年裏,這個地區要死更多的人,要進行連年的征戰和拉鋸,直至很多年後童貫、王厚、劉法、種師道他們那近乎掏空國庫的幾十萬兵力,才能浩浩蕩蕩的開進這個地區,解決青塘問題。
  這就是王安石的執念。就算在和西夏那些緊張撕逼的歲月中,老王也對這個富庶的地區念念不忘。歷史上解決青塘問題時王安石已深埋黃土之下,但縱使是舉世有名的蔡京、這個王安石壹手提攜的超級大奸臣,他也繼承了老王意誌,直至打贏了青塘。
  站在相對低矮落魄的城墻上,看著羌人和漢民混雜、壹團亂麻又淒慘的景象,王雱想的就是這些。這顯得有些諷刺,還有些婊子牌坊的認為:作為負責任的大國,以天下蒼生人權狀況己任者,這個軍老子們大宋駐定了。
  礙於雄主唃廝啰還在,尊重他的精神和面子,王雱現在不需要把這個地區變為大宋行政區,有效控制就行。
  至於將來怎麽辦:壹代人做壹代事,留給往後猥瑣又敢下爛的政客來解決這些問題吧。
  王雱深知自己的歷史使命“不是把所有事都做完”,真做完了,阻擋了後人上進人家答應嗎?那叫功高震世,做的越多,退位後被否定的就越快!
  如果做的壹般偏上,給後人的陰影和壓力不大,那麽除非是刨了他們祖墳,壹般就不會被黑的太慘,因為沒有那個必要。
  只有真正功高震天的絕世偉人,作為大到了天上,讓人無法追趕,才會物極必反的遭遇後來者全方位的否定。
  這就是政治,不以政治家的意誌為轉移。
  但要做到保留西夏的主力軍不大傷,必須有個條件是:漫咩不把西寧州屠城。若他真做了,王雱再不願意也必須做到全殲漫咩部,且幫助唃廝啰政權要來足夠的補償,才能維持宋軍的正義性,才表示大宋是負責任的大國。這就是難點所在。
  就這樣,董氈,青誼結鬼章,王雱三人,站在烈列風中的城墻上的現在都各有所思,推演著各自腦子裏的“未來天下形勢”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