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4章平定天下之策
十國江山風月 by 迷惘的小羊羔
2025-3-10 20:46
自從楊驍入獄後,原本跟他是新婚燕爾的衛鳳嬌,以及花見羞、李秀玉,三女就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壹樣,到處求爺爺告奶奶,想把楊驍搭救出來。
然而,就連跟楊驍壹向交好的柴榮、高懷德都表示無計可施。
沒了辦法的衛鳳嬌,只能去找符金盞,讓她想方設法。
得知楊驍遭到陷害,被打入天牢的符金盞卻很淡定,拖著大病未愈的身子,跟自己的父親符彥卿密談壹番之後,就找到了朝中壹向貪婪的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(宰相)蘇逢吉,重金賄賂了他。
由此,符金盞這才得到了跟楊驍在獄中見面的機會。
「金盞。」
「瀟哥兒,聽說妳在牢裏不止被嚴禁外人探視,而且還不能吃飯。我帶了兩塊燒餅,還熱乎的,妳趁熱吃了吧。」
說著,符金盞就從自己的懷裏,掏出了兩塊燒餅,遞給了楊驍。
楊驍沈默了。
外邊的獄卒,顯然是搜查得嚴,雖說不敢對符金盞搜身,卻也不可能冒著違抗聖旨的風險,讓她堂而皇之的把飯菜帶進牢裏給楊驍吃。
而符大娘子將熱乎的燒餅揣在胸懷之處,豈能不被燙到?
楊驍默默的吃完符金盞給的兩塊燒餅,這才恢復了些許氣力。
「金盞,真是難為妳了。」
「不,瀟哥兒,妳若安好,我做什麼都無怨無悔。」
符金盞也不嫌棄楊驍身上又臟又臭,躺在了他的懷裏,依偎著。
跟嬌生慣養的波斯貓壹般,享受著這片刻的溫存。
「瀟哥兒,我父王已經向官家求情,請他放了妳。」
「有他出面,相信妳很快就能出去了。」
聞言,楊驍皺了皺眉頭說道:「妳父王真的有這般好心,願為我搭進去壹張老臉?」
符金盞幽幽的嘆了口氣道:「瀟哥兒,妳莫要多慮。我父王他,還是待妳不薄的。」
「金盞,妳不要騙我。」
楊驍緩聲道:「妳是不是跟他做了某種交易?」
「沒有。」
「妳騙我。金盞,伱難道從未發現過,自己撒謊的時候,耳根子會發軟嗎?」
「我……我只有在面對妳的時候,才會這樣啊。」
「告訴我,妳跟符王做了什麼交易?」
看見楊驍壹再詢問,符金盞知道兜不住了,於是低著頭,眼神頗為暗淡的道:「他若能把瀟哥兒妳搭救出去,我就毫無怨言的嫁給李崇訓……」
等了許久,楊驍並沒有說話。
符金盞擡頭壹看,只見此時楊驍的臉上,盡是壹種波瀾不驚的神色,就連眼睛裏都透著壹種死寂。
符金盞知道,這是楊驍最憤怒的時候的樣子。
但,事情早就已經無可挽回了。
符金盞只是不願讓楊驍內心感到歉疚。
「瀟哥兒,作為補償,我父王已經打算將二妹許配給妳了。」
符金盞自己打起了精神,嫣然壹笑道:「我這二妹,跟妳年齡相仿,溫婉可人,而且與我的容貌別無二致。」
「她跟妳是真正的良配。妳若能做了我父王的女婿,他想必也會更加重用妳,信任妳,不至於被外人離間了。」
聞聽此言,楊驍瞇著眼睛道:「這算什麼?金盞,符王是在可憐我嗎?」
「就算有個跟妳的容貌壹模壹樣的符二妹嫁給我又如何?」
「金盞,我要的是妳!」
「唔。」
鼓起了勇氣的符金盞,在楊驍話音壹落的時候,就摟住了他的脖子,吻了上去。
堵住了楊驍的嘴!
楊驍楞了壹下,旋即也投入進去,不負佳人不負卿。
這壹刻,二人仿佛忘了彼此置身於何處。
……
符大娘子離開不久,楊驍就被釋放了。
適才出了天牢,楊驍第壹個碰上的人,便是那個深不可測的相士王樸。
「楊將軍,能否借壹步說話?」
看見王樸似乎是真的有事情要跟自己交代,楊驍就做了壹個「請」的手勢,跟他到了壹處環境清幽,裝飾雅致的茶樓,對席而坐。
這裏是壹個雅間,沒有旁人,隔墻無耳。
「先生,妳怎麼知道,我今天會出獄?」
「在下掐指壹算,算到的。」
「呵呵。先生說笑了,老實說,我並不相信。」
楊驍只是壹笑置之。
王樸也不氣惱,笑吟吟的問道:「將軍,妳不信命理嗎?」
「我始終相信,人定勝天。」
「人定勝天?將軍,恕我直言,妳所謂的『人定勝天』,可能就在這命理之中。」
「……」
楊驍倒是沒有反駁王樸的這句話。
畢竟,他能從二十壹世紀,穿越到這個五代十國的亂世,本身就是非常玄乎的事情。
「先生若沒有別的事情,我就回去了。」
「且慢。」
王樸連忙收起了臉上泰然自若的神色,鄭重其事的道:「將軍,不知道妳對如今的天下大勢,有何看法?」
「壹個字就能概括,亂。」
楊驍淡淡的道:「自從唐末的黃巢之亂後,群雄割據,裂土稱王,先後有梁、唐、晉、漢四個國朝定鼎中原,但是戰亂從未停息過。」
「那麼將軍認為,劉氏能終結這個亂世,壹統九州嗎?」
「不好說。」
楊驍意味深長的道:「不過,天下大勢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相信,這亂世遲早會宣告終結,天下也會重歸壹家的。」
「正是。」
王樸點了點頭道:「將軍,以在下之見,不出二十年,中原王朝就能掃平四境,廓清環宇,造就壹個大壹統的國朝。」
「怎麼說?」
「自黃巢之亂以來,歷代的天子昏庸亂政,將士驕縱不法,而百姓困苦不堪。」
王樸慨然道:「奸臣在朝,叛將在外,其初雖是小惡而加以姑息,不加裁制,以致於局面壹發不可收拾,最終個個裂土僭越。」
「天下人心四散,不附於朝廷。」
「四方賊寇趁亂僭稱偽帝,或據州府以求自固,不奉朝命。」
「當此時,若有明君雄主在朝,以恩義及信用來獲取天下人心,賞罰分明令百姓各盡其力,儉約用度以豐國庫,薄徵稅賦以令民富。」
「如此,只需數年之功,中原必能家殷人足,鬥誌昂揚。」
「其余唐、蜀、楚、漢、吳越等南方諸國,必當被逐壹掃滅,北方的契丹人也不足慮也。」
「舉華夏之力,合南北之眾,要大破契丹,收復燕雲十六州,不難。」
「至於境內藩鎮節度使,則可分化瓦解,逐壹歸化。」
「凡此種種,給中原王朝二十年時間,足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