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道門念經人

嚴輕

玄幻小說

張可道繃不住了,內心慌得壹批。
環視四周,陰風如霧沙陣陣,景物晦暗交織,淒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58章 劍修日記,靈感共鳴

道門念經人 by 嚴輕

2023-5-13 21:33

  送走燒香後沒待多久的伍乾平等人。
  張聞風和師兄師姐舀水凈手,整衣袍,走進大殿,奉香添清油,念誦經文守靜禮道,洗滌心境塵埃,壹絲不茍完成所有課儀。
  結束遲了半個多時辰的晚課,三人沒有去西殿喝茶,漫步往山下走。
  驢子踏著雪地,後面跟隨,幼獾在驢背上玩鬧跳躍不休。
  張聞風將他遭遇三尾妖狐部辛月強行請客的經歷,緩緩講與兩人壹驢聽,明日白天,他將把辛月的相貌畫出來,讓他們看看,下次遇到多少有點防備。
  狐妖變化的人類模樣,輕易不會更換。
  嶽安言輕聲道:“不知雲秋禾什麽時候能夠返回?”
  她嘗試著在山門大陣的外層,布置簡單的“兩儀化水陣”,遇到好些問題。
  觀主已經將大陣框架搭建,她想出點力填補細節,增添大陣威力。
  到時遇到厲害的妖物闖進來,即使觀主不在家,她也能用陣困敵,拖延時間,輕易不能讓厲害的妖物又闖出去。
  張聞風搖頭:“暫時不知,或許還要幾日。師姐妳別心急,實在弄不懂的問題,先擱置壹旁,看看其它典籍書冊,或者修行練習法術,彈彈琴,分散下心思。”
  嶽安言曾經與他請教過水行陣法問題,是問道於盲,張觀主表示無能為力。
  “我知道,順口問問而已。”
  嶽安言瞥壹眼觀主,笑道,觀主也忒敏銳,她才起個話頭。
  張聞風見二師兄沈默不語,道:“不用太憂心,那狐妖被我打發回去,再則有巡風使道長追查,妖物輕易不敢再來,我後面壹段日子,盡量減少出門。”
  二師兄點頭:“如此最好。”
  下到山腳,踏著石塊往清正別院方向走。
  張聞風提醒道:“學徒們年歲小,沒有離開過爹娘身邊,要多加安撫他們,特別是前面七八天,他們會想家偷哭,先不急著加規矩,寬松些,讓他們適應幾天。”
  二師兄撓了撓頭發,不好意思笑道:“幸虧觀主細心,想得周到。我太長時間沒有帶如此小的學徒,忘記還有想家這回事。”看向最右邊的嶽安言。
  嶽安言自嘲輕笑:“我當年在山上能吃飽肚子,有衣服有鞋子穿,哪會想那個挨打挨罵受盡白眼冷冰冰的家?”
  笑眸中有壹絲苦澀,被她掩飾得很好。
  苦水中泡大的孩子,回首往昔,只有滿目淒涼,餓肚子到吐酸苦膽水的深刻記憶,不如不去想。
  只奇怪,觀主當年也沒家可想,怎麽就會設身處地,替學徒們考慮到了這些?
  三人說著話,拾階而上,步步登高走進掛著風燈的清正別院大門。
  驢子溜溜達達與幼獾巡山去了。
  清正別院六座院子,西邊獨立院子做為女學徒的住處,西北、北邊連起來的兩座院子做三十名男學徒的住處,南邊院子做訓堂和靜室,剩余三座院子分別做膳堂、練功房、規矩堂和典籍室。
  嶽安言抱拳示意,沿著走廊往西邊走。
  她將住在西院,看護女學徒們至少壹年時間。
  張聞風和二師兄穿過中間的場坪,走進對面的北院,兩人無聲地在走廊巡視,還能聽到各個房間,有講小話的聲音,也有壓抑的哭泣聲。
  二師兄記住有哭聲的房間,兩人壹路巡查,沒有出聲驚動房間裏的小家夥們。
  有機靈的發現窗戶口經過的兩道身影,趕緊低呼同伴噤聲。
  巡視壹圈,連西院也走到,二師兄抱拳行禮,送觀主出門回山上去安歇,他將在北院的壹個房間住下,看護男學徒們壹年時間。
  第二天壹早,做完早課的二師兄下山,敲響掛在清正別院走廊上的醒鐘。
  學徒們在喧嘩聲中忙亂穿衣,新壹天的生活開始。
  他們暫時還不用卯時三刻起床做早課,壹個月的適應期,要學習認字、寫字,背誦道觀規矩,記住基本的心訣《靜心辟邪咒》,每天學習打坐靜心,灑掃擦拭,輪流幫膳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等等。
  學徒都是鄉下孩子,最小的八歲,能自立穿衣洗刷。
  正是心無定性愛玩鬧的年齡,壹群相差不大的湊在水池邊,不知不覺便忘記了爹娘叮囑,原形畢露,吵吵鬧鬧比聲音大小,比五百只鴨子還吵,屋頂都快掀翻了。
  韋敬傑等幾個大壹點的少年,已經懂事,往往見鬧得不像話便出聲約束。
  直到二師兄張聞行漫步走來,所有聲音壹下子銷聲匿跡。
  老老實實,不敢造次,好些眼珠子還在偷偷亂轉。
  早膳後,張聞風獨自在西殿喝完壹壺茶水。
  翻閱昨晚上抄錄的《執法衛戰技法陣密要》冊子,裏面記載了執法衛之間相互配合的法訣、步法以及三門法陣,前提是要用執法衛令牌溝通氣機。
  學了壹段時間的陣法基礎,又在鐘文庸的指導下,親手布置出山門大陣。
  張聞風再看手中簡單的法陣配合,三遍之後便了然於心。
  只待去城裏與伍、傅二人配合演練幾次。
  以往認為復雜的方位穿插,得了山神爺的高屋建瓴簡單幾句指點,他能夠在腦子裏形成直觀的立體方位演示,差缺的是時間沈澱積累。
  東邊太陽光透過窗欞紙,斜照進西殿。
  滿屋暖黃融融,生機勃勃鮮亮。
  張聞風收起法陣密要冊子,拿出何廣君托伍院主轉交的沒有名稱的劍術心得,翻開封皮,扉頁上寫著壹行肆意張揚的墨字:行走天下,壹劍足矣!
  倒是符合何廣君的個性,微微搖頭,在心中默默吐槽壹句。
  “中二病,格局小了!”
  按前世金大俠的《劍論》,江湖上的劍術極致是“無劍勝有劍,無招勝有招”,而劍修劍仙的境界,應該是“天地間已經沒有劍,也已經只有劍”了。
  當然那都是小說家的臆想揣測,做不得準的。
  吐糟歸吐糟,張聞風翻開正文,以學習心態認真研讀。
  這本冊子記錄的是何廣君學習劍術的曲折心路歷程,從普通的劍式基礎開始,學有所成之後,接觸高深劍法,再到癡迷於劍法不可自拔,導致年底考核不過關,差點遭宗門開革出門墻。
  後因悟劍有得,壹朝突破晉級化炁境,再得宗門重視,拜師父,尋到關於劍修的典籍功法,從頭開始練劍,字裏行間,塗塗改改,添加備註批判以前的狹隘見識,自己罵自己罵得狗血淋頭等等。
  慢慢地,張聞風沈浸在何廣君關於劍術修煉的只言片語之中。
  偶爾沈思良久,又露出若有所得的會心微笑。
  誰說正經人不能寫日記?
  日記寫得多了,集頁成冊,功成名就之後便成經典。
  何廣君這本時間跨度十多年的學劍日記,雖然沒有抄錄任何具體的劍術招式秘技,但是前後對比著翻閱,對張聞風這種初入“與手合”劍修境地的新手,容易引起觸動,靈感共鳴閃爍。
  他能看懂那些看似顛三倒四文字中夾雜的學劍精華心得。
  仿佛在與何廣君隔著時空持劍切磋交流。
  打得當初中二病嚴重的少年滿地找牙般酣暢淋漓,痛快過癮。
  每翻閱壹陣,張聞風起身拔劍演練數招,壹個人在西殿忘乎所以,不亦樂乎。
  日頭偷偷從西殿溜走,張觀主對此毫無察覺。
  看書練劍,不覺已近午時。
  “觀主,現在得空嘛,學徒們在訓堂等著妳去訓話指點!”
  門外,傳來二師兄的輕呼聲。
  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