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深空之下

最終永恒

玄幻小說

神秘的太空,悠遠而又寂靜,廣闊而又深邃,毀滅與誕生這壹對雙生子無時無刻不在上演。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五十二章 策劃逃跑

深空之下 by 最終永恒

2019-2-1 15:02

  於易峰又說道:“240座高塔,已經能夠進行行星級別的曲率引擎驅動。剛剛的測試也已經證明了這壹點。所以,我們已經有能力離開這裏了。”
  “如何掩蓋行星離開的痕跡呢?我們應該去往哪裏呢?”
  這兩個問題,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首要難題。
  壹艘普通飛船的離開,是悄無聲息的。但壹顆行星就不是如此了,巨大的引力波動,在引力探測設備中,非常顯眼。
  “啟動如此巨大的‘半成品’曲率引擎,會留下暗物質紊亂的痕跡。”壹位專家率先站起來說道。
  這種痕跡,就如同森林裏邊的某些腳印壹樣,並不算特別清晰,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平靜。
  但它們,總歸是存在的。
  根據這些痕跡,可以判斷出行星的運動方向,從而進行攔截。
  另壹方面,超光速運動,因為觀測角度的不同,並不是不能觀測到,只不過是信息滯後而又混亂。
  這壹點,在這些年的天文學觀測中已經有了很好的驗證。人們曾經觀測到過多次的超光速現象。
  “壹艘超光速運動的飛船,如果在它運動方向的正後方觀測,無論是通過引力波還是光子手段,都可以看到它的遠離速度,依舊是光速……註意了,並不是不能觀測到。”
  “……結合暗物質以及熱輻射的痕跡,敵方如果及時來到這裏,依舊可以推斷出我們逃跑的方向。雖然只是方向,但如果有壹顆白矮戰星,按照同樣的方向,突然跑到了我們運動的正前方。壹發重力炮,就能把我們從超光速環境中炸出來!”
  “我們的曲率引擎並沒有完全完成,最高速度,只有三倍的光速,並不快,跑不了非常遠的距離,也不可能抵擋的了重力炮。”
  壹位這方面的專家,在屏幕上羅列出了曲率航行的各種限制。結合這些條件,所有議員的心中都是有些微微緊張。
  人們逃跑的最後壹道難關,不好過啊。
  於易峰也是如此,時間已經流逝了大半,壹想到未知的敵人很可能正在路上,不由自主產生了壹種緊迫感。
  “都已經到這壹步了,如果真的翻了船,可就是壹種罪過了……”他心中暗暗想著,盤古號的聲望,在這些年的時間裏,已經大幅攀升,可以說是新人類的壹種工作支點。
  壹艘飛船的體積小、質量小,也沒什麽引力波,飛出壹光年外,就不能被觀測到了。但是壹顆行星,這些痕跡都是比較明顯的。如何掩蓋引力波、熱輻射以及暗物質的痕跡,是宇宙級難題,新人類暫時沒有辦法做到。
  討論到這裏,所有的人都開始苦思冥想。
  過了壹陣子,於易峰皺著眉頭,率先打破了沈默:“就算只有3倍的光速,不能夠跑的很遠,我們也需要盡快離開,待在這裏是必死無疑的。”
  “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可以嘗試著不停地轉變方向,試圖甩掉對方,變換的方向越多,這種痕跡就更加混亂。至少,敵人現在還沒有出現,我們應該還有時間。”
  話雖這麽說,於易峰還是覺得不保險。雖然超光速運動很容易逃脫追擊,但他們在這裏討論的,追求的,是100%的成功率,也是民眾的絕對安全。這種常規的規避方式,並不能說是絕對安全。
  就算給人類5年的逃跑時間,也只能逃出15光年的距離。
  對於壹艘普通的飛船,這個距離已經足夠安全了,但對於壹顆行星,還是遠遠不夠。
  僅僅15光年啊……
  誰都不知道白矮戰星速度到底多塊,重力炮到底有多強,能夠波及多大的範圍。壹旦被逮到,說不定整個文明,都會有巨大的危險!
  這個問題像壹朵烏雲壹樣,籠罩在人們的心頭,久久的揮之不去。
  正因為壹直沒有解決安全性問題,所以整個諾亞號,壹直沒有遷移到“盤古號”戰星上。這完全就是時刻準備著逃跑!
  “等壹下!”
  突兀說話的是蘭波博士,“我想到了壹些辦法……”
  “第壹,是利用超光速運動帶來的信息紊亂。我們可以專門設計壹種方法……”
  新人類的引力波望遠鏡運行了這麽多年,也曾經觀測到過各種稀奇古怪“運動”的行星飛船。包括各種長長的“面條”引力源,還有各種倒著飛的奇怪現象。
  這種場景,就是因為“超越光速”的運動引起的。
  從超光速運動方向正後方觀測,會發現飛船的速度依舊是光速。這壹點大家都很好理解。
  從運動方向側面觀測,因為角度的不同,情況略有壹些復雜。有時候會看到各種不連續的點,慢慢連在了壹起,如同面條壹樣分成了好幾段。
  甚至同時出現了好幾根“面條”,它們有的在前進,有的後退,就如同蠕動的蟲子。
  又有時候會看到“面條”不斷地拉長,拉長,拉出幾光年都有可能!
  當然了,站在超光速運動的正前方,看到的情況又不壹樣了,沒有辦法直接觀測到這種運動,信息是大幅延後的。這種狀況,新人類已經遇到過好幾次,偷襲安泰克文明的時候,就是利用這種情況。
  “引力波的速度與光子相同,作為壹種光速傳遞的信息,情況類似。”蘭波博士比劃著雙手說道。“我們在六百年的時間裏,曾經有6次,觀測到超光速的行星級飛船,有2次因為數據的大幅混亂,難以判斷運動方向,對方的引力源長度竟然有幾光年……還有3次出現了判斷上的歧義,可能有好幾個方向。”
  “還有最後1次,是可以明確判斷出的。”
  “由此,我們可以設計壹種專門的運動軌跡,以擾亂對方的觀測。至少在解數學方程的時候,要出現多個特征解……”
  “對方來到這裏,肯定會在我們現在這個地方進行觀測,只要不讓他們太舒服地知道我們的離去方向就行。”
  這壹番話倒是非常實在,設計壹種擾亂視線的路線,比胡亂拐彎,更加理想。
  許多數值方面的專家也皺著眉頭苦思冥想,正在評判對方可能來臨的時間,以及不同航行軌跡下,可能觀察到的景象。
  緊接著,是天文學家湯姆遜教授的發言:“我在8.9光年外,觀測到了另外壹顆類似於水星的星球。其質量數據,略微少於我們的這顆戰星……差距不超過3%。這壹顆星球,是否可以誤導前來的敵人呢?”
  “……我認為,可以用大量飛船的普通引擎,偽造暗物質的紊亂痕跡。與此同時,將我們的設計逃跑路線,盡可能向那壹顆星球靠攏。”
  眾人沈默了壹陣,這壹個方案,怎麽說呢。
  這種模仿,或者說讓對方“誤以為”,其實非常困難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